核心結論:2011年在延續(xù)2010年樓市調控基調的基礎上,還出臺了一系列嚴厲的調控政策,促使房價回歸理性,運用經濟、行政等調控手段,房產市場確實有所降溫,調控效果主要表現在2011年下半年,不管是成交量還是成交價上都開始下行,房地產市場開始放棄幻想,趨于理性。從總體調控政策上看,調控方向一直沒有轉變,集中在收緊開發(fā)商資金來源、抑制商品房投資需求和加大普通商品房及保障房的供給,強調房地產的民生導向。
后世展望:預計2012年樓市政策調控仍會持續(xù),但可能會因宏觀經濟走勢而出現地方性局部微調,對于房地產行業(yè)可能出現洗牌現象或重組,對于剛需購房者,2012年上半年或是購房好時機。
一、宏觀經濟
成都市2011年1-11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,471.9億元,同比增長18.3%;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為1,979.3億元,同比增加22.1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,575.4億元,同比增長18.2%;全市儲蓄存款余額5,658億元,同比增長15.5%;外貿進出口總額341.1億元,同比增長52.2%。從固定投資構成來看,基本建設投資2,010.27億元,同比增長19.9%;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1,411.57億元,同比增長23.7%,占總投資31.57%。
二、政策分析
明晰房產稅、限購令及保障房建設為調控主線,強調調控的民生向導
貨幣政策:上半年,分別上調利率和準備金率三次、六次、四季度開始下調準備金率。
需求管理政策:擴大限購范圍與力度、鉛強化差別信貸政策。對于住房商業(yè)性質貸款:二套房貸首付由50%進一步提高至60%,房貸款利率維持基準利率的1.1倍,加強對商業(yè)銀行政策執(zhí)行的監(jiān)督。對于住房公積金貸款,貸款利率跟隨基準利率上調三次。對于限購令:限購城市數目由19個增加至46個,部分城市根據新國八條的要求出臺更加嚴厲的限購細則,
供給管理政策:明確加大保障房提供力度,從土地出讓看,加大商品房建設用地實際供應量,保障房及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用地不低于供應總量的70%,推廣中低價房建設,“限房價、競低價”供地模式以及促進土地開發(fā)進度,打擊囤地,限制土地使用權轉讓。同時1000萬套保障房開工不打折、鼓勵商品房配套公租房、保障房建設資金開設債券融資渠道。
三、成都市土地市場分析
(一)土地市場供求狀況
2011年,成都市主城區(qū)和郊縣總供應土地894宗,流拍61宗,占總供應宗數的6.82%,流拍率創(chuàng)下今年新高。全年交易面積40,375,066.76平方米,約60562.35畝。從供應區(qū)域上看,主城區(qū)(包括高新區(qū))供應174宗地,成交面積僅占全市成交總量的35.02%,郊縣土地市場在“限購政策”推波助瀾下大力放量,成交宗數占總成交宗數的79.11%,成為2011年成都市土地市場贏家。
(二)成交用地區(qū)域分析
郊縣土地市場供需兩旺
2011年,成都市主城區(qū)外的郊縣土地市場供應土地505宗,成交面積占總成交量的69.8%。其中,住宅用地成交占總成交量的69.4%,因為除城北、城東外,目前三環(huán)內存量土地較為有限,且動遷成本較高,土地市場外擴趨勢明顯;另一方面,受“限購政策”影響,成都樓市主戰(zhàn)場正逐步過渡到三環(huán)外。
在各區(qū)縣供應中,新都區(qū)表現突出,成為2011年土地市場一枝獨秀。2011年新都區(qū)供應土地102宗,3,061,,575.42平方米,合計約4592.34畝,成交率占郊縣16.82%。在整個郊縣土地市場中,新都區(qū)的供應量居榜首的原因在于其大型地塊較多,包括保利集團和富森美等,競得地塊面積在260畝以上。
在郊縣土地成交量排名中,郫縣緊隨新都,以73宗地的強勢供應使成交量占郊縣總成交量的9.23%。而最供需最冷清的當屬崇州,全年推出9宗地,流拍2宗。
(三)成交價格分析
1、來回震蕩,總體合理
受調控影響,成都市2011年土地價格較2010年有所下降,底價成交居多,但由于主城區(qū)土地價格較為堅挺,下跌幅度有限;據相關數據可知,2011年成都市主城區(qū)住宅類用地成交均價為686萬元/畝,較2010年的911萬元/畝下降24.7%,住宅樓面地價為2875元/平米,同比3578元/平米下降19.6%。
(四)2011年成都市主城區(qū)土地市場七宗“最”
成交總價最高:12月13日,北京信遠地產競得建設北路的電子科大舊校區(qū)地塊,其成交總價為19億元。
成交單價最貴:6月24日,金地凱帝以每畝1920萬拿下成華區(qū)上林路片區(qū)的1宗商業(yè)地塊。
成交單價最低:7月12日,伊夏集團以每畝60萬的價格競得金牛區(qū)天回鎮(zhèn)的2宗用于國際商貿城的用地。
樓面均價最高:11月04日,成都深長城拿下攀成鋼3號地塊,其樓面地價高達5740元/平方。
樓面均價最低:7月12日,伊夏集團拿下天回鎮(zhèn)的2宗金融及市場用地,樓面地價為300元/平方米。
溢價率最高:11月21日,四川集美實業(yè)公司以233%的溢價率拿下高新區(qū)大源商業(yè)核心C4地塊。
凈用地面積最大:12月13日,位于青羊區(qū)西繞城外的,254.76畝的公共設施用地,被成都青羊區(qū)城鄉(xiāng)建設發(fā)展有限公司所競得。
購地最多開發(fā)商:12月13日,成都青羊城鄉(xiāng)建設發(fā)展有限公司連連拿下3宗位于青羊區(qū)西繞城外的公共設施用地,成為年度購地最多開發(fā)商。
四、 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分析
(一)新增商品房市場分析
1、2011年成都主城區(qū)商品房試探性供應
2011年主城區(qū)共發(fā)放544張商品房預售許可證,面積共計1,266.01萬平方米。從新增商品房預售的走勢看,2011年整體呈試探性供應,主要原因受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,年初出臺的一系列調控政策出售開發(fā)商上半年收緊供應。
從供應的區(qū)域劃分上看,高新區(qū)新增供應量持續(xù)領先,供應面積占整個主城區(qū)供應面積的35%。其次是金牛、武侯、成華,分別新增預售面積占比為16%、15%、14%。供應量最小的是錦江區(qū),2011年僅新增預售面積109.71萬平方米,占整個主城區(qū)供應面積的8%。
(二)住宅類房地產市場狀況分析
1、2011年成都主城區(qū)商品住宅分析
從成都市主城區(qū)商品住宅的成交趨勢上看,2011年共成交商品住宅68,543套,共計652.14萬平方米,同比2010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積減少了20.22%,而成交套數上同比減少了17,685套,減少20.51%。
從商品房住宅和非住宅的成交量看,2011年,商品房總成交面積984.63萬平方米,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積共652.14萬平方米,商品非住宅成交面積共333.28萬平方米,住宅占商品房成交面積的66%。非住宅占商品房成交面積的34%。同比2010年,非住宅商品房成交面積有所增長,分析其原因,主要是受國家對于住宅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,投資房地產的投資商們紛紛轉戰(zhàn)商業(yè)和辦公等非住宅性房地產。
3、2011年成都主城區(qū)二手房市場分析
2011年,成都市主城區(qū)的二手房市場也受到銀行持續(xù)提高準備金率以及提高存貸款利率的影響,2011年1-9月成都市主城區(qū)二手房住宅成交面積共192.16萬平方米,成交套數22111套。
4、2011年成都住宅市場總結
關鍵詞1:認購量急劇萎縮——限購令后不管是主城區(qū)還是近郊市場,認購量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萎縮,尤其是近郊市場。
關鍵詞2:優(yōu)惠幅度已無底線,促銷手段多樣——從上半年遮遮掩掩的優(yōu)惠,到下半年較大幅度的優(yōu)惠。
關鍵詞3:政策依然不會放松——無論中央各部分還是國家領導人,都反復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放松,雖然嚴厲的調控政策對地方經濟有了不同程度的影響,導致地方政府有心救市,但救市政策都不斷夭折。
關鍵詞4:房價何時超低——由于房地產市場受各種因素影響,市場走向較難揣測,2011年在房價下行趨勢不斷明顯的狀況下,不管是剛需者還是投資者都在尋求購房機會,預計2012年年初,房價將回歸理性,將成為購房者的購房好時機。
(三)、成都市商業(yè)類房地產分析
1、供銷情況
近年來,國家陸續(xù)出臺了一系列對于商品房住宅的調控政,商業(yè)地產在2009年開始出現了過熱的勢頭,因此,在2011年2月住宅限購令出臺后,成都商業(yè)地產的銷售量并未呈現預計的過度增長,但,新增供應量區(qū)大幅增加,導致存量不斷上漲,至2011年底,存量已經超過13222萬方,預計2012年成都將出現一個商業(yè)競爭十分激烈的局面。
其中,寫字樓的市場份額在2011年上半年增長較大,主要是各種商業(yè)“類住宅”項目的熱銷,因此受限購政策影響較小的商業(yè)地產成交可觀。
城市綜合體成為商業(yè)的主力軍,2011年成都城市綜合體的興建達到歷史最高峰,根據2011年上半年不完全統計大成都2011年新增及在建的城市綜合體達到了150個,而主城區(qū)超過了110個,為全國之最。
2、2011年商業(yè)地產小結
關鍵詞1:過度——不管從銷售還是新增供應量、或者是存量、價格,成都2011年的商業(yè)地產都充斥著“過度”二字,已經火爆了三年的成都商業(yè)地產或許將面臨極度的“降溫”。
關鍵詞2:類住宅——“LOFO”、“SOHO”、“酒店式公寓”……都打著住宅旗號“類住宅”項目在市場中廣泛活動,在住宅市場被限制的情況下,吸引了不少被限購的投資者。
關鍵詞3:城市綜合體——2011年僅上半年不完全統計,成都市范圍內的在建城市綜合體已經超過150個,主城區(qū)超過110個,不論是從項目個數還是總體量,成都的城市綜合體已全國稱霸,預計純商業(yè)部分的新增總體量將超過6000萬方,1400萬人口的成都市,消化掉如此集中供應的商業(yè)體量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。
(四)、成都市辦公類房地產分析
1、供應狀況
2011年成都房地產市場是受限購、限價、限貸等一系列嚴厲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影響,總體有下行趨勢,其中辦公房地產也收到小幅影響,2011年成都寫字樓新增量相對于2010年有所降低,2010年成都甲級寫字樓新增量為707795平方米,2011年新增量為578814平方米,相較2010年,甲級寫字樓新增量有明顯下降,導致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寫字樓項目工期有所推遲。
2、成交價格
由于2011年國家宏觀政策對住宅房地產項目投資的控制力度加大,導致部分有實力的投資商轉而投資房地產其他產品,而寫字樓受投資者的需求加上企業(yè)業(yè)務發(fā)展。在諸多市場因素的推動下,2011年優(yōu)質辦公房地產相對于2010年在價格上較于上年同比增長6.8個百分點,2010年末成都甲級寫字樓的均價為11500元/平方米,2011年末的均價則上漲到13971元/平方米,出現小幅上漲,漲幅主要集中表現在東大街區(qū)域增加的少量甲級寫字樓以及城南區(qū)域增加的甲級寫字樓。
3、租金狀況
受市場強勁需求推動,2011年全年成都市甲級寫字樓市場凈吸納量達165850平方米,同比增長74.8%,其中四季度全市甲級寫字樓市場凈吸納量達50886平方米,創(chuàng)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,在強勁的租恁需求的推動下,成都市第四季度甲級寫字樓平均有效租金達119元/平方米。在租賃需求方面,金融、房地產、高科技、零售及貿易行業(yè)的需求最為強勁。
4、后市預測
由于2010、2011年成都辦公房地產市場的平穩(wěn)增長,以及辦公性質出讓地的大量供應和成交,預計2012年將出現“井噴”的狀況,預計將有270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將集中在2012年交付,大量新增辦公房地產的入市,將形成強烈的市場競爭,尤其是天府大道沿線大量散售型寫字樓將集中入市,因此我們預計2012年的辦公房地產市場將面臨一定程度的銷售和出租壓力,寫字樓空置率會出現較大增幅。
國家建設部一級房地產評估機構 資產(含證券期貨)評估機構
全國范圍執(zhí)業(yè)土地估價機構 全國A級資信土地估價機構
土地規(guī)劃甲級資質工程咨詢機構 土地登記代理機構


Copyright 2022 © 深圳市國策房地產土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0040144號